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核心观点
业绩概况:从业绩承压到困境反转。在股债双杀背景下,上市券商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72.48亿元,同比下降33.67%;实现营业收入4904.52亿元,同比下降23.57%。2023年一季度,上市券商全部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,共实现营业收入1348.92亿元,同比上涨38.53%;实现归母净利润429.7亿元,同比上涨85.45%,其中20家上市券商实现净利超200%的增长。
业绩归因:自营业务是业绩波动主因。从2022年收入结构来看,由于股债下跌影响自营业务,经纪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,占收入贡献的23.2%,但仍同比下降1.22个百分点;而投行、资管、自营、信用和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1.88%、9.45%、15.86%、11.81%、27.8%,同比分别+1.31、+2.78、-9.99、+1.11、+6.01个百分点。一季度权益市场结构性行情驱动券商自营业务大幅提升,驱动整体业绩反转。全行业自营投资去方向任重道远,具体一要结合资产配置环境顺势股债轮动,二要拓展机构客户需求,发展衍生品等代客属性业务。
业绩反转三部曲:自营投资、经纪投行,再到财富资管。结合资产配置(股债轮动)与资产业务属性(重资产/轻资产),把握券商子业务反转路径。第一阶段:自营投资。重资产模式,直接受益于股票和债券市场向好带来的资产重估,高自营弹性券商受益。第二阶段:经纪投行。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,吸引增量资金,放大交易弹性,同时注册制改革过渡期结束,项目储备释放业绩,高交易属性券商受益。第三阶段:财富资管。资本市场持续向好吸引居民资产结构迁徙,公募基金创设和销售增加,尤其基金投顾业务吸纳客户长线资金,相关业务创新券商受益。
风险提示:金融监管趋严;创新推进不及预期等。
投资建议:当前,券商PB估值为1.35倍,处于十年来12%的历史分位,安全边际较足,我们对行业维持“超配”评级。行业转型趋势下,建议关注四条投资主线:一是央企重估,看好全面注册制改革背景下综合金融服务能力领先的券商,受益标的:中信证券、中金公司;二是地方国改,先进省份地方国企改革打开证券化想象空间,地方国企金融资源有望加速整合,受益标的:国联证券;三是AI革新,除互联网机构,头部券商数据积累与客户流量丰富,如何挖掘客户资金流和信息流带来的“富矿”将带来券商在数字金融领域的想象力,受益标的:东方财富、华泰证券;四是弹性反转,看好权益市场回暖背景下主动投资特色鲜明的券商,受益标的:东方证券。